龙8国际-有约基奇那味了!杨瀚森帅气击地妙传穿越多人,助攻队友轻松上篮得分
在昨晚进行的CBA常规赛中,青岛国信水产队主场迎战浙江稠州金租队,比赛进行到第三节还剩7分35秒时,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瞬间点燃了整个球场——年仅19岁的青岛队中锋杨瀚森在三分线外接球,面对双人包夹,毫不犹豫地送出一记击地妙传,皮球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一般,穿越三名防守队员的间隙,准确无误地送到空切篮下的队友王睿泽手中,后者轻松上篮得分,这一精彩配合不仅帮助青岛队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5分,更让现场解说员情不自禁地惊呼:“这传球有约基奇那味了!”
天才少年的成长轨迹
杨瀚森,2005年6月出生,身高2米18,臂展达到2米24,是中国篮球近年来涌现的最具潜力的内线球员之一,从小在山东淄博长大的他,10岁开始接受正规篮球训练,很快就因出色的身高和球感被青岛青年队相中,在青年队期间,杨瀚森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低位技术和防守能力,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作为中锋却拥有非凡的传球视野和能力。
青岛队主教练刘维伟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杨瀚森的训练非常刻苦,他经常研究NBA和欧洲联赛中优秀中锋的比赛录像,特别是对约基奇的比赛,他几乎每场必看,我们鼓励他学习现代中锋的全能打法,而不仅仅是待在篮下。”
媲美MVP的传球艺术
这次助攻的精彩之处在于其恰到好处的时机、精准的力度控制和惊人的预判能力,当时杨瀚森在三分线顶弧接球,浙江队立即实施双人包夹,通常情况下,大个子球员会选择将球回传外线重新组织进攻,或者强行投篮,然而杨瀚森却看到了防守阵型的瞬间空隙——浙江队防守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他身上,导致弱侧出现了短暂空档。
在没有明显注视队友的情况下,杨瀚森用一个类似棒球投手般的动作,右手送出一记快速的击地传球,球从两名浙江队员的脚间穿过,弹起后恰好越过第三名防守球员的指尖,落在全速切入的王睿泽手中,整个传球过程行云流水,显示出超越年龄的篮球智商和技艺。
“我其实没有多想,就是看到了那个空档,”杨瀚森在赛后混合采访区告诉记者,“我们训练中经常练习这种配合,我知道王睿泽会在那个位置出现,很高兴球准确传到了。”
中国篮球需要这样的创造力
在中国篮球历史上,传统中锋多以得分和篮板见长,如姚明的低位单打、王治郅的面框进攻、巴特尔的强壮身体,然而像杨瀚森这样以传球组织见长的大个子实属罕见,这种“组织中锋”的打法正是现代篮球发展的趋势,也是中国篮球急需补充的元素。
篮球评论员杨毅在社交媒体上点评道:“杨瀚森的这记传球让人眼前一亮!中国篮球太需要这种有创造力的球员了,我们不缺身高,不缺技术,但缺乏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敢于冒险的勇气,如果能够持续发展,杨瀚森有望成为中国篮球史上最会传球的大个子。”
前中国男篮主帅杜锋也表示:“杨瀚森让我看到了中国篮球的新希望,他的打法完全符合国际篮球的发展趋势——高大但灵活,能内能外,更重要的是能够盘活全队进攻,这种球员在国家队体系中将会非常宝贵。”
与世界级巨星的对比
将杨瀚森与尼古拉·约基奇相提并论固然为时过早,但两者在打法上确有相似之处,约基奇作为NBA两届MVP得主,重新定义了中锋位置,以其非凡的传球能力和篮球智商闻名于世,杨瀚森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他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。
技术特点上,两人都拥有柔和的手感、出色的高位策应能力和惊人的预判意识,不同的是,约基奇的身体更强壮,低位技术更加纯熟;而杨瀚森移动能力更出色,防守覆盖面积更大,最重要的是,两人都打破了“中锋就应该待在篮下”的传统观念,真正实现了“五位置”篮球理念。
青岛队助理教练张斌透露:“我们并不希望杨瀚森成为约基奇的复制品,但他确实从约基奇的比赛中汲取了很多灵感,每次看掘金比赛,他都会做笔记,研究约基奇是如何阅读防守、如何选择传球时机的,这种学习态度很难得。”
未来展望与挑战
随着杨瀚森的持续出色表现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他未来的发展道路,有球迷呼吁俱乐部应该尽早送他前往海外更高水平的联赛锻炼,也有人认为他应该先在CBA站稳脚跟,积累更多比赛经验。
杨瀚森还需要在多个方面继续提升:增加体重和力量以应对更强硬的内线对抗、提高中远距离投篮稳定性、减少不必要的失误等等,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,避免伤病困扰。
中国男篮主帅乔尔杰维奇已经多次现场考察杨瀚森的表现,他很可能入选下一期国家队集训名单,在国际赛场面对世界级内线,将是检验他真正实力的试金石。
无论未来如何,杨瀚森已经用自己的表现点燃了中国篮球的希望之火,在那个穿越多人的击地妙传中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精彩的助攻,更是中国篮球未来的无限可能,当越来越多的年轻球员开始打破位置束缚,展现篮球创造力,中国篮球的真正春天或许就不远了。
这场比赛最终以青岛队108-95战胜浙江队告终,杨瀚森全场贡献17分、11个篮板和8次助攻的准三双数据,再次证明了自己不仅是得分手和篮板手,更是一位全能战术核心,随着赛季的深入,这位年轻中锋还将带来多少惊喜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评论留言